第148章 ,圈地于齐和‘刎颈之交’_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
多喝白开水 > 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> 第148章 ,圈地于齐和‘刎颈之交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8章 ,圈地于齐和‘刎颈之交’

  第148章,圈地于齐和‘刎颈之交’

  翌日,早朝。

  始皇帝把这些竹卷丢出来道:“尔等皆是大秦的蛀虫,皆该杀。”

  文武百官被始皇帝的愤怒吓的战战兢兢跪下。

  只有丞相冯去疾缓慢捡起地面上的竹卷,发现上面记载的都是大秦这些年授田的竹卷,上面记录的郡县。越是靠后,授田的人数越少。

  尤其是中原各郡在始皇帝30年的时候彻底结束授田了,只有关中地区稍微给始皇帝一点面子,即便是今年还有上百人授田,但这点授田对比关中每年成年的百姓,不用想也知道是远远不够的。

  冯去疾面无表情的把竹简交给他身后的李斯,李斯看完脸色大变,但却又交给御史大夫姚贾,姚贾的脸色也是一样难看。

  “尔等就是这样为朕治理国家的!朕的大秦被蛀空了,尔等都不知道。”始皇帝冷着脸看着满朝文武百官,凌冽的杀气弥漫在大殿之内,官员们真担心始皇帝会叫出侍卫把他们拉出去砍了。

  冯去疾缓慢道:“陛下,自从关东六国贵族富户迁入咸阳城,关中实在是无田可分,至于中原地区,朝廷鞭长莫及难以监管。”

  “所以你们就同流合污了!”始皇帝冷着脸说道。

  文武百官再次跪在地上,低声道:“臣等有罪。”

  冯去疾说道:“陛下,臣不敢否认朝廷在授田方面存在瑕疵,但这并非全由臣等所为。关中地区田地有限,授田难以执行,而中原地区的状况更加复杂,大秦只有少量秦吏统治一郡之地,秦吏想要稳定地方就必须靠当地的豪强。”

  始皇帝冷冷地瞥了一眼冯去疾,道:“逼反当地的百姓,就是你们稳定中原的方法?”

  冯去疾毫不犹豫地道:“陛下,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朝廷对中原地区却是鞭长莫及,想要稳定地方只靠少数的秦吏是不足的,臣请让诸位公子镇压中原,齐地现在平定了,还请陛下册封一位公子为齐王,有齐王就有齐军,有齐军镇压齐地,就不会出现秦吏不足,让叛军迅速反叛整个齐地。”

  在冯去疾看来,中原叛军之所以会做大到现在的这种程度,就是因为缺乏了宗室镇压,要是当初陈郡有楚王,徐凡也不至于带着800刑徒在楚地做大。

  齐国更加不会出现田儋造反就波及整个齐地,朝廷在陈郡才3000人,镇压整个齐地也不过是万余人,这点兵力,这点秦吏,没有压制住叛军很正常,想要中原稳定,还是要分封建国镇压关东六国。

  文武百官再次跪在地道:“臣等以为丞相所言有理。”

  始皇帝却有点为难,当初郡县制度是他强力推行的,现在再弄分封建国,他觉得面子上不好看。

  但不这样做却也不行,秦吏不可信,关东六国也的确是想要人手来镇压,一个郡几十上百万的人口,只靠几百秦吏镇压不行,这次波及整个天下的叛乱,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不可行。

  但他又担心分封之后,大秦会在下一代分崩离析,秦国皇室会成为周天子那样的傀儡,一时间始皇帝也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。

  御史大夫姚贾看出始皇帝内心的犹豫,他出列道:“关东叛乱至此,却不是郡县制的错,而是我老秦人在关东六国人手太少,只有几百人又如何镇压的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六国遗民,但他们一人造反没有被镇压,自然引起了其他六国遗民的加入。以臣来看,大秦应该加大在关东六国的老秦人,每地镇压几万士兵镇压地方,自然不会出现动乱,”

  冯去疾怒道:“整个大秦有几十万秦吏,每年朝廷收入有4成用在秦吏身上,还要增加士兵的数量,一地几万人,六国就是几十万,御史大夫这是想要朝廷崩溃吗。”

  始皇帝略微思索也明白这是不可行的,大秦征召士兵虽然不花钱,但征召几十万士兵朝廷就要养着,这可不是一笔小的开支。

  李斯这个时候说道:“陛下,可废除‘使黔首自实田’之策,当年陛下实行此策,是为了收拢天下豪强之心,但从这次的叛乱来看,天下豪强贪心不足,即便成为了我大秦的子民,但却依旧暗中造反。

  授田制度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田地,军中士气低迷,陛下何不取关东豪强之地,用只有之于老秦人,这样既可以振奋士气,又可以把老秦人安插在关东六国当中,帮助朝廷镇压六国遗民,此乃一举多得之策。”

  冯去疾吃惊道:“李斯你这是要祸国殃民吗,此策一出,天下将会永无宁日。”

  李斯冷笑道:“现在的天下就太平了吗?既然关东豪强不识好歹,就让他们看看我大秦的长剑利不利。”

  姚贾也吃惊的看着李斯,他觉得自己败给李斯不冤枉,连他都没有想到秦军战斗力低迷是因为授田制度出现问题了,而这个问题被李斯发现,并且敏锐的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了,虽然这个解决方法后患无穷,但却适合大秦现在的局势。

  始皇帝听完李斯的话缓慢说道:“就按右丞相所言去办,赵高。”

  “臣在。”

  “下旨,令武毅君冯劫上报此次在齐地立下功劳的士兵将士,命令他在齐地授田与将士。”

  赵高道:“诺!”

  始皇帝一直都是一个极其记仇的人,当年他在赵地受到欺负,成为秦王之后第一个想要灭赵国,而后赵国灭亡之后,他更是杀光了赵国的宗亲,太子丹刺杀始皇帝,他就在灭亡燕国之后,杀光了燕国宗亲,甚至连燕国上千年来的典籍都给烧光来,想要从历史上抹除这个国家的存在。

  后面方士欺骗他,他就处死天下方士,儒生嘲讽他,他就下达《焚书令》彻底摧毁儒生生存的根基。而现在天下的豪强如此不识好歹,那么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。

  当然李斯的话也惊醒了始皇帝,军功授田才是大秦的根基,但‘使黔首自实田’却是在摧毁大秦的根基,对付叛军,秦军士气低迷,甚至出现一个郡的局面崩溃的情况,这和军功授田没有实行有关,始皇帝现在要改变这个情况。

  于是在始皇帝的命令下,冯劫开始清理齐地的豪强,把齐国的土地分给秦军士兵。

  在齐地秦军营地当中,到处都是兴奋的秦军士兵呼喊:“始皇帝陛下,万岁!”的声音。

  要是分大漠,百越之地的土地,士兵们当然不愿意了,但要是分的是齐国肥沃的土地,这对士兵来说天大的好事情,随着这个政策的下达,一个军功授田的怪物缓慢复苏。

  但对齐国的豪强和百姓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,他们的土地被秦人夺走,人也被驱赶,田假就是受到这次运动的波及,逃到了项梁军中,同时还有大量的齐国豪杰也跟随过来,他们就是想要借助项梁的力量,复兴齐国,这次不止是田氏一家子事,跟随整个齐国豪强的事情。

  即便秦军在齐地镇压了15万大军,但整个齐地还是处于暗潮涌动当中,只等一个契机爆发。

  始皇帝36年11月20日。

  广阳郡,云山,张耳军营当中。

  “国相,您再不出兵,秦军就要攻破蓟城了。”蒯彻着急道。

  好不容易说服张耳出兵了,却没有想到张耳来到广阳郡之后,就把大营修筑在这云山之上。说这里地势险要,秦军难以攻破,可以牵制住秦国的大军。

  而云山地势也的确险要,蒙恬派遣5万大军进攻过张耳的营地,发现损失太大了,于是就停止了这种无意义的消耗,而是派遣副将带领5万大军驻扎在上下监视张耳,而他则继续带领大军猛攻蓟县。

  张耳道:“秦军在山下有20万精锐,我这5万人下山,只会被秦军打的全军覆没,白白牺牲,而现在我带领大军在云山之上,卡住了秦军的粮道,让秦军难以全利进攻蓟县。

  蒯彻无奈道:“国相您的策略虽然好,但却没有用处呀,秦军是齐地调拨粮草,蒙恬的军队根本没有缺乏粮食,进攻蓟都的势头也非常猛,反而是主公缺乏粮草,可能渡不过这个冬天了。”

  张耳小声对蒯彻道:“伱带话给陈馀,让他扛不住想办法逃出来,只要人还在,一切还是有机会的。”

  张耳明白硬抗是扛不住,还不如保存实力等待机会。

  蓟县战场

  蒙恬望着杀声震天的蓟县,眉头紧锁,虽然蓟县在秦军的进攻下,城池已经破败不堪了,但却依旧很难攻克下来,这两个月的进攻,已经让他的部下损失了上万人了,而张耳又像苍蝇一样围着他的辎重部队打,要不是齐地的冯劫支持了一批粮草,蒙恬在蓟县还真有点难办了。

  “工程营来了没有?”蒙恬问自己的亲卫蒙天放道。

  “已经来了,他们在等待将军的命令。”

  蒙恬大喜道:“他们来了,接下来的战事就好办多了。”

  陈馀守的太顽强了,蒙恬猛攻两个月时间都没有攻破蓟县,他现在已经等不下去了,要是再不能攻破蓟县,必定会耽搁明年进攻中原的节奏,甚至让做大叛军。

  蒙恬中军大帐,一群穿着灰蒙蒙的人待着这里。

  蒙恬看到他们笑道:“你们来了就好了,我被蓟县城墙堵住2个月,需要你们帮忙弄开城墙。”

  为首的孙成笑道:“当年小人为将军连山都凿开了,区区一堵城墙算的了什么。”

  孙成他们是工程营的军官,蒙恬修筑直道靠的就是他们,当年为了让道路笔直,工程营可是连山都打通了几座,现在要孙成他们对付区区几丈宽的城墙根本算不得什么。

  蓟都城墙

  陈馀穿着一身铠甲站在城墙上,疲惫不堪的看着秦军无边无际的军营。

  秦军攻势太猛烈了,蓟都内的燕军损失惨重,城池内的石头,长箭等防御物资几乎被消耗光了,要不是秦军太残暴了,蓟都内百姓拼死帮助燕军,蓟都早就被攻破了。

  但此时蓟都已经摇摇欲坠了,陈馀都没有把握,这城池明天还能不能守住,他们已经到达极限了,他心急如焚,急切地盼望着他的好大哥张耳能带援军支援他。

  但陈馀却万万没想到,他的大哥居然躲在云山上坐观他成败,此时陈馀内心当中极其埋怨他的大哥的,觉得张耳还是因为自己称王的事情怪罪他,所以才见死不救。

  陈馀慢慢地走在城墙上,脸上满是悲凉,此时蓟县城墙下到处都是战死的士兵和百姓遗骸,在城墙边上有大量小声呻吟的伤兵,他的心无比的沉痛,甚至觉得死亡都是一种解脱了。他只要死了,就不需要看到这样的画面,就不需要面对强大的秦军。

  “大王,参军回来了。”大将军李良道。

  陈余大喜道:“快,快,带参军来见我。”

  很快蒯彻就来到陈馀身边,他看着陈馀凝重的摇摇头。

  陈馀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道:“难道大哥还是不肯原谅我?”

  蒯彻道:“张国相那边的情况也不太好,国相虽然派遣出小队袭击秦军粮道,但大部分袭击的士兵都被秦军击破,而且齐地的秦军也来支援蒙恬,国相手中只有5万士兵,根本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。”

  陈馀却气愤道:“这都是借口,要是他派遣军队进入蓟都,凭借5万大军驻守,秦军根本不可能攻破的了蓟都。”

  “知道我们现在是如何守的吗?拿百姓的命来守,我们三条人命才能换秦军一条命,再等下去,我蓟都的人都要死光了。”

  蒯彻靠近陈馀小声道:“张国相的意思,蓟都不可守,大王您可以先逃离蓟都,留着有用之身,等待机会。”

  陈馀怒道:“又是这样的话,十年前要我留住有用之身,现在还是要我留住有用之身,我现在是燕王,燕国的百姓为我死了十几万,我怎么能抛弃他们,真做这样的事情,我以后还有什么脸自称燕王,得到燕地百姓的尊重。我即便是死在这里,以后张耳再也不是我的兄长。”

  求收藏,求订阅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hbks.cc。多喝白开水手机版:https://m.dhbk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